交响乐在中国的百年历史
0

内容主旨:

西方是交响乐的发源地;中国的音乐历史以宫廷演奏的形式存在数千年,直到十九世纪晚清之时,中国才对交响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交响乐传入中国的历史来看,客观上可认作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亚洲侵略渗透的附属物。为了丰富租界中的欧洲人的业余生活,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于1879年成立,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交响乐在中国的历史。

梳理交响乐在中国(上海)的发展脉络,需要关注的是,民族的和世界的如何达到完美有机的融合,即中国特色交响乐的发展历史,这也是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音乐殿堂的曲折历程,期间凝结了几代音乐人的心血,从而在民族情感上形成通识和共识:音乐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外交响乐团的汇报演出,本身也是超越语言文化习惯之上的有利于人类和平的交流。

教学目标:

  • 通过介绍西方交响乐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理解中国交响乐的形成完全受西方交响乐的影响;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其他类型的音乐发展,因此,西方交响乐间接地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 交响乐是一个国家音乐水平的体现。中国交响乐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形成中国特色带有全新风貌的中国交响乐。从而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交响乐在中国是大有希望和作为的。
  • 带着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的荣誉和荣耀,普及交响乐的基本常识,从交响乐队的编制、主要特征到如何欣赏,打造新时代国际化大都市有品位的市民文化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交响乐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

难点:西方交响乐作品的创作技巧、演奏技巧及乐器与中国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交响乐的形成。

教学环节:

导入教学:

展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图片,配乐音频为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通过视觉和听觉,直接引入课程内容: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了解西方交响乐在中国的百年发展。

环节1:

历史知识的铺垫: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涌入的,除了西方的工业品,还有西方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外侨的租界出现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

投影:

以编年形式展示各时期交响乐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从而体会西方交响乐的本土化过程。

1879年,成立职业管弦乐队——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

1919年,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担纲指挥,乐队中欧洲乐师比例越来越高。

1923年,乐队音乐会中首次出现中国观众。租界交响乐开始培养中国听众和音乐人才。

1930年,中国作曲家黄自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怀旧》在大光明首演。

1942年及抗战后期,乐团两度更名,政府接管后更名为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家开始加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后第一位指挥家首次登台指挥乐团演奏中国作品。

1961年,曹鹏带领中国乐团首次出境巡演。

1984年底,陈燮阳带领交响乐团启动全球巡演,登上了顶尖的世界舞台。

2003年,中国交响乐团登上柏林爱乐大厅,成为这个世界级音乐厅迎来的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

至2014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正式进入“团厅一体”的全新运营模式。

学生活动:

整理(上海)交响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

设计意图:

以编年形式梳理西方交响乐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历史,铭记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年。中国交响乐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国际化的历程。

环节2:

欣赏视频:上海交响乐团2016年新春音乐会的开篇曲目,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氛围扑面而来。色彩绚丽的民族音乐与气势磅礴的西方管弦乐结合,优秀的当代中国作品轮番登场,一场音乐盛筵唤醒申城的春天。

介绍上海交响乐团的标志及其含义,上交音乐厅的建筑及历史。

通过现场演出的盛况体会交响乐的“和音”及“和谐”,普及交响乐的基础知识:

  • 交响乐队的编制: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合色彩乐器组。图示具体各组下的乐器名称。对于特殊曲目如中国民歌改编的交响乐,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民族乐器,如唢呐、喇叭和二胡等。
  • 通过欣赏上交新春交响音乐会的《春节序曲》,了解交响乐的乐章构成及主要特征:大型的管弦乐队,深刻的音乐内涵,丰富的表现手段,开阔的想象空间等。

学生活动:

在欣赏上交2016年新春音乐会《春节序曲》的过程中,观察乐器组的乐队座位分布情况,同时认识各器乐组的器乐组成。

设计意图:

交响乐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中国交响乐的盛世。交响乐为中国打开了通往世界音乐的大门,同时更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其中,上海交响乐团发挥了重要作用。普及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学会从专业角度欣赏交响乐,也是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节3:

电影音乐欣赏:欣赏乐团与谭盾合作演奏的中国音乐史上首次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两项大奖的电影音乐作品《卧虎藏龙》;介绍历史上为上海交响乐团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人:

黄贻君、陈燮阳、余隆、谭盾、陈其钢、朱践耳

被誉为“远东第一”的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最早建立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专业音乐团体,是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今天,跨越三个世纪的上海交响乐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演出累计近万场、首演曲目数千首,并与众多世界级的指挥家、独奏家、歌唱家合作演出。西方交响乐本土化的这百余年间,几代音乐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博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展示上交乐团这些年取得的国际成就,无国界的音乐越来越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助推和手段。

学生活动:

交流“我与上海交响乐团”的故事。(西洋乐器的学习、聆听过的主题音乐会、或者是对交响乐的几点认识)

设计意图:

上海交响乐团丰富了城市市民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音乐厅接受高雅的艺术熏陶。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他们可能只是单纯的听众,还很有可能和希望成为将来上交乐团的音乐人。

教学总结:

本节课立意在介绍交响乐引入中国的历史,通过上海交响乐团走过的三个世纪历程,从乐团形成到乐队成就,再到西洋乐本土化的中国特色,旨在宏观上的认知和了解。其次,则是对交响乐欣赏的初步入门,既有基本的乐章乐器知识,也有乐曲的章节构成,拉近市民与高雅艺术的距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上海交响乐团扎根民间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0
市二初中教研组
市二初中教研组
市二初中
人文 | 创新
相关日志 (4)
文档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