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庐”的前生今世——社区微课程探索与开发
0

一、课程背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爱国诗人陆游也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这些都说明人的成长只在学校从书本中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贯彻新《纲要》精神,市政府、市教委提出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孩子走出校门,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为孩子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目前,许多学校对资源课程化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开发,个别学校的课程开发已颇具成效和影响力,然而放眼真个课程建设依旧存在课程设置趋同化,内容知识化,实施随意化的问题,体现出课程意识的淡薄。为了让我们的课程开发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校根据地域优势、挖掘周边触手可及的社会资源场所,自主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社会大课堂”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徐汇区天湖社区。社区留存了许多的名人旧居、优秀历史建筑,几乎每一幢优秀历史建筑都可以同上海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风格各异,造型别致,技艺精湛,坐落于东平路上的“爱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爱庐”与我校相邻,是不可多得的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资源。我校以此为契机进行课程开发,引领学生从一个侧面接触中国近代史、上海近代史;知晓近代海派建筑的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感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增长社会见识,继而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爱庐”,了解爱庐的建筑特色。

2、通过开发设计具有实效性的与“爱庐”相关的班团队活动方案,初步感知爱庐这一历史建筑的变迁和闻人典故。

3、通过考察活动感受蕴含其中的建筑艺术和人文精神,培养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以“爱庐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分成三个模块,分别为“走近‘爱庐’,了解历史”、“昔日‘爱庐’,今日音乐殿堂”、“回顾历史,传承文化”,共有7课时。内容设置以“爱庐”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轨迹为主线,通过课堂学习、校外考察、名家访谈等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对这座历史建筑的变迁有初步感知。

四、课程实施

(一)组织形式:

  1. 实施对象:四年级学生。
  2. 实施时间:6课时/每学期。
  3. 实施地点:教室、校外实践基地。
  4. 实施者:
  • 教师:熟知天湖社区老洋房及优秀历史建筑资源,名人故居相关知识。
  • 家长志愿者
  1. 课时安排:每学期6节,学校利用快乐活动日时间自行开展活动。
  2. 实施方式:限定拓展。

(二)实施策略:

1、实践性:以学科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关注学生动手动脑综合应用,在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

2、多样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查找收集资料、观看视频、任务学习单,校外考察、雏鹰小队活动等形式组织教学,力求形式上丰富生动,激发学习热情。

3、自主性: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查找搜集资料,获取学习信息。通过小队活动自主结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任务学习单对建筑进行实地考查。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活动。

(三)学习资源:

1、网页资料:百度百科《爱庐》

2、优酷视频:《蒋宋家族往事》、《上海建筑百年——爱庐》、《蒋介石和“爱庐”》、《上海音乐学院附中60周年纪念短片》

3、社会实践:东平路9号“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

由于“爱庐”属于历史建筑,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故课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点滴进步、取得的经历进行肯定,通过评价去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评价时教师遵循“激励原则”,让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的快乐。

2、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注重评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态度(参与度、积极投入的程度),也关注他们活动后在原有自身基础上的收获与体验。

3、师生共评原则: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也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围绕课程的目标,主要从资料收集、交流,校外考察、小报制作、主题队会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显性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则可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如: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发展水平等,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将被记录在册,以便于一个阶段结束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总结性评价。

(二)评价形式

 

附表1: “走进‘爱庐’”实践活动任务单 

0
建襄小学教研组
建襄小学教研组
建襄小学
人文 | 创新
相关日志 (4)
文档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