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课简案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吟唱,感受这首诗的画面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2、学习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中表现出的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吟唱,感受诗歌的美。
三、教学难点
探究诗歌主旨的多义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听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2、初读感知
(1)自读两遍,读准字音。
(2)齐读,注意停顿、语调。
(3)结合注释,串讲诗意,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一位痴情的恋者,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即。
3、品味吟唱
(1)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中景物特点和人物心理。
(2)播放录音,学习吟唱。
(3)交流感受:韵律之美。
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4、深入研读
(1)讨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的惆怅苦闷的情怀。
(2)辨析:对这首诗的主旨如何解读?
有人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有人认为是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也有人认为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可以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诗的意境空灵、朦胧而富有象征意味,表现出企慕思见之情、执着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
(2)温习《关雎》,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同:都可以看作爱情诗
异:《关雎》着重于“叙事”,《蒹葭》反复咏叹,情感韵味更浓郁。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突显“朦胧”和距离感。
(3)诵读,感受意境之美。
5、课堂小结
6、课后小练习:吟唱《蒹葭》,写一段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
古诗文阅读课(班级 姓名 )
蒹 葭
《诗经·国风•秦风》
jiānjiā sùhu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qī xī méi jī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
chí
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zhǐ
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葭:芦苇,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
2、苍苍、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
3、伊人:那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4、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
5、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
6、晞:晒干。
7、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涘:水边。
8、跻: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9、坻:水中的小洲或小岛。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10、已:完毕,消失。
11、右:迂回曲折。
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