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章中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为1课时。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学习自然界另一类结构更简单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目的是让学生对生命世界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病毒”这一节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与之后很多章节都有联系,比如第五章的免疫调节,第六章的遗传物质,第十一章微生物等。而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来看,病毒比人类要久远得多,但人类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发现病毒的存在。这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科学家的探索和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节内容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一个理想载体,同时也是开展由学生自主建构和共享的学习活动的理想载体。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难度要求是A级,学生较易掌握,若只是按照书本顺序来讲的话,非常容易变成“流水帐”,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我以病毒发现的科学史为主线展开,串起了整节课的各知识点,充分挖掘科学史教育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比如15分钟课堂实录中展示的第一部分,就是我通过科学史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习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同时也根据不同科学史的教育功能的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科学史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另外,我也注重了对时间轴上各重要事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讲解,从中感悟科学发现的艰辛和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探究与求索精神,启发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比如讲到荷兰细菌学家白杰林克进行了与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在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原体的研究中,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而伊凡诺夫斯基就此止步,但白杰林克却经过进一步思考、观察,最终找到了真正的“罪魁祸首”,病毒也由此被人类认识发现。我紧接着就引导学生思考两位科学家的不同结局,从中感悟在科学探究中所需要的质疑心和创新精神,由此落实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里提出的“体验科学家研究发现病毒的过程,感受科学家的探索创新精神”。
与传统课堂相比,本节课借助了Aischool平台和PAD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切切实实让每个学生参与进课堂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展示自我。而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及时了解,有效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即时有效的评价。正如15分钟课堂实录后半段展示的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在学习完病毒的四个基本生物学特征后,请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己选择一个标准对病毒进行分类,并通过Aishool平台提供的【BBS】功能进行反馈的过程。借助【BBS】功能,我及时看到了每个同学的答案,并立刻组织了较为有效的全班讨论和评价。在这个活动中,既检测了学生对前段课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反应了每位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个活动则是我选择了四种常见人类疾病病毒,然后请学生通过资源检索,每一组认领一种病毒,然后为其建立科学档案。因为创设了这样的一个自主学习情景,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活跃程度都比较高。通过AiSchool平台的【推送资源】和【班级画廊】、【四分屏投影】功能的使用,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更提高了课堂即时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