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西区,有一条蜿蜒幽静的小马路——武康路。武康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与兴国路交汇处,全线略呈弧形。
武康路全长1182.7米,路宽12~15.5米,是一条由北向南的单向行车道。与武康路相交的马路有:安福路、五原路、复兴西路、湖南路和泰安路。
武康路建于1907年(清光绪33年),为法租界公董局第三次越界筑路时所修建,马路原名“福开森路”,1943年1O月改名武康路,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的,沿用至今。
福开森是美国传教士,全名叫约翰·加尔文·福开森。1866年3月出生于美国东部的马萨诸塞州一个牧师家庭,福开森家族原先由加拿大安大略省迁移至美国定居。福开森1886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后受美国教会委派,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传教。
1887年,福开森抵达南京,后筹资开办了一所教会学校汇文书院,开始他的传教生涯。几年后与另一所教会学校宏育书院合并,升格为大学,取名为金陵大学。还在学校里开设了中国文化研究所,并设立了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使他成了一名汉学家。金陵大学后来成了一所具有较高水准的高等学府,1927年取得了中国政府教育部的立案认可,福开森的名声也渐渐传扬开去。
1899年11月,福开森从英国商人丹福司手中廉价购进《新闻报》全部股权,开始涉足新闻界。后《新闻报》从当时一天发行量不足300份的小报发展成日发行量达8万份的报纸,与当时上海滩著名报纸《申报》齐名,成为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尤其是其经济新闻,很受上海工商界欢迎,成为广大商家店铺必订报纸,被广大商家称为“柜台报”。
福开森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自l911年移居北京后,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研究,金石、书画、瓷器等文物收藏甚丰。他聘请中国文物专家共同编著了《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1931)、《历代著录画目》(1934)和《历代著录吉金目》(1938),等文物研究文献,为当时的文物鉴定建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年系统。其中,《历代著录画目》被誉为“福开森索引”(Ferguson’s Index)。这些文献既为研究中国文物提供方便,也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文物提供导向。鉴于他在中国文物研究领域的造诣,福开森成为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中的唯一一位洋委员。《历代著录画目》和《历代著录吉金目》在20世纪90年代分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再版,也是当代中国文物研究领域重要的参考文献。l934年,福开森无偿地将自己数十年收藏的中国文物捐赠给他一手创办的金陵大学,总数有上千件之多。包括商周青铜器、殷墟甲骨、古陶瓷和古书画等,其中不乏珍贵文物,如南唐画家王齐翰的《挑耳图》等国宝级文物。这批捐赠文物曾于l935年在故宫文华殿特设“福氏古物馆”公开展览,引起很大轰动。目前这批文物藏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还有部分福开森的收藏品陈列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他曾经是该馆的名誉委员。
1902年,当盛宣怀,唐文治在上海创办高等工业学堂时(交大前身),便慕名前来请福开森当外语总教习,不久又升为监院(校长)。后来上海高等工业学堂和唐山路矿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成为南洋大学,后又改名为交通大学,该校成为国际上著名的高等学府。
福开森首先主持建造了公学的上院和中院两幢校舍,接着又用自己的薪水作为开支,辟筑了从善钟马房(马车行)――现静安寺到徐家汇南洋公学的一条土路,以方便师生员工的出入。因为福开森聘请的教授们大都住在市区租界,他们来校时往往是先雇人力车到善钟马房,再雇乘马车到处于郊区的南洋公学,上完课后再原路返回。人多车多,且路程较远,新辟的这条路就显得便捷多了。后来走的人渐行渐多,更主要是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故法租界市政局把这条路修整取直、拓宽并铺成煤屑路,还将它与西面的徐家汇路打通,才大致形成今天的走向。1910年时福开森路应该是从善钟路(常熟路)开始到英徐家汇路(华山路)南洋公学门口的,即现在的安福路和天平路的北段都应是它的一部分。
1907年的福开森路一带多为菜地、村落和坟丘,河浜、池塘散布其间,一派乡村风光,马路初建时为泥土路。后来几十年间,几经翻修成为沥青路面。上世纪30年代后,它成为法租界内花园住宅的代表性路段。不过1公里长的小马路两侧,有许多隐藏在香樟、翠柏下的西洋建筑,以前里面住的大多是军政要人、社会名流,接连不断的围墙和铁门与行人保持着足够的距离,显得神秘而贵气,里面不知藏匿了多少秘密,在这里一行走,好似穿越百年上海旧梦。
武康路区域在大约30年间从乡村变为高品质的城区,主要来自于当时法租界城建发展过程的推动。到上世纪30年代,租界内大部分道路已经是柏油或水泥路面;还相应地建立了一整套雨、污水排放和供水系统。传统的中国城市没有栽种行道树的习惯,因此,上海行道树种植还是法国人引进的。1878年起,租界公董局就在徐家汇路(肇家浜)两旁栽种树木――悬铃木。由于人们看它的叶子像梧桐树,又是法国人推广的,于是就叫它法国梧桐了。其实“法国梧桐”是将原产美洲的一球悬铃木和原产欧洲的三球悬铃木进行杂交,培育出二球悬铃木(现在的法国梧桐)。它适应性强,又耐修整,树干粗壮、高大,树冠宽展,是优良的行道树种。而且,法租界当局对行道树种植也有具体规定:在公共通道上挖坑种树必须离开道路1.5米以外;电杆、喷泉、加油器具也要设在离树木1.5米以外;屋檐及人行道与道路的距离不得少于1.2米;树木之间的距离在7-10米之间;任何建筑申请图纸必须标明行道树的位置。由此可见当时市政建设的要求之高,之细。
自来水、电和煤气是现代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三项标准供给。至上世纪10年代,武康路区域的水、电、煤气供应就已到位,具备了建设大量高档住宅的基础条件。在区域内建造何种样式的房屋亦是有明确规定的,即要体现西方建筑特征,具有现代城市规划和管理标准的较高生活品质城区,避免出现华洋混杂的状况。如只对拥有暖气设备及卫生器具的公寓、花园住宅和办公楼发放营造执照;还对建筑物的比邻、视野、距离、门槛、建筑物尺寸、材料和施工方式等都进行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当时就有人赞誉“法租界西区是上海唯一经过精心设计的住宅区”。
武康路区域地处法租界西部,它是最能代表近代上海的上层和中上层人士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的一个完整区域,是一个高度西方化,而且是生活型的社区。在这里不仅集中着上海最大量的花园洋房和豪华公寓,还有大量的商业、娱乐、医疗、体育、宗教、文化和科研等设施与机构。这些设施机构都是针对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居民,他们是当时的社会富有阶层。他们既有来上海工作和定居的西方人,也有出身富贵家庭并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他们又是主导社会运行的最重要阶层,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是西方化的。而且人群的构成更多样,医生、律师、金融业经理人、教师,艺术家和科学家等更有文化素养的人大大增加。他们愿意选择花园住宅也是追求城郊生活方式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介于工业城市和农村景象之间的生活环境状态。这种中介状态有自然怡人的一面,也有城市生活便利、丰富的一面。这个“田园城市理论”在当时也是欧美最新的城市生活理念在远东、在上海独特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得以体现;反映了上海“海派文化”中兼容、求实、创新的特色。
武康路区域的风貌既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呈现出明显的整体统一。多样性是沿线的花园洋房形式各异,细节丰富。整体统一感来自三方面:建筑类型、尺度、材质基本一致;风貌要素比较单纯,都由街道、行道树和花园、独栋住宅、围墙构成;街道的空间特点非常相似――车行道为主,两侧为人行道、行道树及花园住宅组成。现在武康路两旁高大茂密的行道树和两边各式花园洋房、小型公寓和新式里弄房屋让整条马路环境幽静而高雅,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